村社印章是村级公共权力的象征,几乎覆盖了村级权力清单的所有事项,从工程合同到务工管理,建房审批到土地使用,养老保险到发展党员,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证明文件,既涉及村干部用权,也关乎百姓切身利益。
但是,村社用印存在审批随意、缺乏制约,用印过程、盖章内容及次数无法监管等问题,不乏“少批多盖”、“盖空白章”、“人情章”、“面子章”、“糊涂章”等。而且违规用印引发的矛盾往往“潜伏期”长,很难调查追溯,成了“定时炸弹”。
01
01
村章现阶段的管理模式
早在2001年,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民政部、公安部《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制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意见》,其中提到“一个时期以来,一些农村村民委员会在印章制发、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,对农村的社会管理造成了不良影响,有些甚至给村集体经济造成重大损失”。
村章村管
无专人管理 ,公章成“游章”
按照有关规定,村委会的公章应指定专人专管,但为了方便办事,部分村委会公章无专人管理,对专管印章者也无人监督,导致部分村委会对公章管理随意。
制度不健全 ,公章成“乱章”
部分村委会没有制定公章管理使用的制度,有的村民委虽有制度,但是由于保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,在管理使用中不按规定办理,制度“名存实亡”。
以权谋私 ,公章成“私章”
一些地方村委会公章混乱,存在使用公章随意,随意盖章现象,导致“人情章”、“收费章”等现象出现。
村章乡管
人民群众盖章不方便
在启用智能印章前,因村章管理混乱,给百姓办事带来了不便。盖一次章,需要跑多次,花费较长时间。有些辖区内,最远的村庄距办事处办公地约有几十公里,村民盖个章要跑几十公里的路。
02
02
村章数智化管理的必要性
村章管理既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公章使用的监管和约束,规避公章私用、盗用、滥用风险,杜绝公章腐败,同时也要顺应民意提高办事效率,让老百姓“不跑少跑,一次办好”。
深化“放管服”
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村章管理模式,按照“规范管理,服务群众”的原则,方便群众和干部的用印的同时加强对村章的管理,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,实现群众少跑腿、数据多跑腿。
乡村振兴
中共中央 国务院2021年2月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》的总体要求。
建设数字中国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在我国数字化发展领域作出的最全面擘画,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了整体布局,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,标志着数字中国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的新阶段。
提升群众满意度
原来盖章要层层审批,遇到办事人员出差、下村,要来回跑好几次,现在可通过智能印章快速办理。
用印监督实践
从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,全省24979个村社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管平台流转用印事项296.35万个,意味着每个村社每个月的用印事项仅为9个,明显与实际不符,存在审用两张皮,审了不一定用、用了不一定审的情况。